财务审计报告的内部控制设计主要包括确定设计方法、开展调研、进行具休设计、执行和修订等阶段。2.2内部控制执行制度实施效果如何,不仅关系到财务报告制定本身的完善程度,而且还关系到财务报告的执行力度。即使财务报告内控设计得很完美,但缺少执行能力,也只能是涂有虚表,不利于内部控制工作。要保证各业务流程都能按章办事,才能最终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水平,达到企业管理目标。会计报表内部控制是贯穿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企业自上而下的每一个员工,因此,就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而言,也包括了系统的设计者。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是评价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也就是评价该制度设计和实施的环节。并以内部控制运行检验为基本内容,发挥了评价在内部控制中的重要作用。在内部控制系统层面上,通过评估,能够不断地对财务报表进行管理权限方面的信息反馈,从而不断地改善和完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系统。具体地说,通过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设计与实施两个环节的测试,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科学性、有效性进行评价;它是系统设计和系统执行两个环节的重要资源输入。2.4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改进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与重大错报风险是一对矛盾,重大错报风险是一对矛盾,财务报告是一把双刃剑。矛和盾和盾牌可以随着时间和环境的不断变化而不断地演化,并且这个过程是交替的。所以,必须不断改进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制度,以确保二者之间的持续稳定。为此,评价结束后,应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必要的改进,并对其进行检验与评价,针对存在的一些问题,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加以完善和改进,以确保内部控制能最大限度地防范错报风险。若盲目地检验评估,且未开展后续改进工作,内部控制流程缺乏完整性。因此,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流程应包括4个环节,即设计、执行、检验评价、改进,这4个环节组成了整个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3为尽量减少财务报告差错,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策略可采取以下措施:3.1识别财务报表中的错误,并在进行审计工作时发现;作为其中一个重要部分的审计判断,对财务报告进行审计,其核心要素是对审计事项的专业判断,错误的来源主要有三点:也就是压力,机遇,自我理性。在这些压力中,主要来自融资、管理层的个人利益和完整性、行业状况,如市场环境和财务比率。主要表现在: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内部控制结构的影响等方面。在自我合理化方面存在的原因主要有:管理层面的不良记录,等等;公司在前一年中曾出现错误;管理层对利润预测的达成更加重视;管理层和审计人员之间存在争议,在两个人之间没有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管理人员对会计原则进行操纵;内部交易出现管理部门;管理部门对财务报表的看法不客观,对于财务报表的态度是消极的,对审计师完成工作的效率要求更高。
风险评估可从关键环节风险的监测和环节控制入手,通过深入了解产生错误的风险源,从而降低错误率。①战略分析(理解企业和它所处的环境):战略分析是将战略管理理论,即企业经营活动对财务报表的影响相结合;对审计师来说,可能会产生错误的原因,压力、机会等等,对于审计师来说,要对被审计师的外部经营环境、经营状况、在内部控制等情况下,了解被审核对象及其相关环境。②环节分析:在战略分析阶段,确定战略风险和重大交易类别之后,要对关键环节进行准确细致的分析。这样审计员在分析关键环节时,要将在战略分析阶段确定的与此环节相关的战略风险和主要交易类别汇总起来。重点环节确定后,要对环节目标、围绕目标、操作风险、规避和减少风险、建立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防范和减少这些风险及其对会计报表产生的不利影响等,都要对各环节进行深入了解。
当面临重大错报风险时,审计人员有能力作出适当的回应,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审计风险。但对于整个会计报告层面的重大错报风险,审计人员应始终保持职业化的怀疑态度,对此可采取的对策是:一、审核组应安排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审核员;二是在审核程序实施过程中,要科学合理地设计出有针对性的审核程序;